1.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始终把教育质量视为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面对生源的变化,学校采取多视角研究、多方法培养、多渠道发展的原则,始终坚持“低准入高输出、高准入优输出”的培养方向,逐步形成了“突出特色、文理兼顾、多元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办学特色。最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在学生培养能力(处理能力)和社会综合贡献等方面成绩斐然。初中毕业生全部考入理想学校,考入高中示范学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165人美国篮球联赛宣传片,占比64.45%,取得了学生和家长(微博)极高的满意度,同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2010年以来,我校中考成绩大幅上升,近三年来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优秀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专题报告会”上,北京市教育工委书记苟忠文对积极有效实施教育改革、成绩显著提高的学校给予了充分肯定,我校在西城区中名列前茅。
典型案例:一对目前就读于我校二年级的双胞胎姐妹。她们小学时都参加了我区某名校的考试选拔,由于妹妹学习成绩优秀,被录取,而姐姐学习成绩稍差,未能如愿,在学校分配时被我校录取。当时姐姐心理落差很大,但经过在六十六中的发展和实践,姐姐的失落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自信,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成功竞选班长职位。尤其是在初三的时候,两姐妹的学习成绩恰好相反,姐姐的成绩相当优秀。在选择报考高中时,两姐妹坚定地选择了在六十六中继续读高中。 家长多次找到学校,表达对学校的信任和感激,说:“六十六中良好的校风、学风特别适合我们孩子的成长,六十六中的老师最用心。”最终,姐妹俩如愿以偿地继续在六十六中读书。当然,成绩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原因,但学校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我校始终坚持“静下心来学习、踏踏实实做事”的校风,努力打造适合每一位孩子成长的教育。每年都有一些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选择留在六十六中读高中美国篮球联赛宣传片,2015年录取的前10名新生中,就有8名学生是六十六中原初中毕业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真可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2.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和主体性德育思想引领,结合教育改革要求和生源实际变化,指导教师开展“基于66名中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实践研究”;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使学生积极活泼地自主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建立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活跃德育课程体系,以班队活动、校园文化野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教师指导、建议、服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 学校成立了文学社、动漫社、篮球社、旅游社、舞蹈社、乐队等20多个社团,发展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知识竞赛、心理剧表演、文艺演出等,扩大知识储备,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找到自身成长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学校举办运动会、篮球联赛、定向越野等活动,为热爱运动的学生搭建训练平台,把枯燥的体能训练变成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
在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目前学校已开设30余门校本课程,并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开发了网上选课平台,着力改善校本课程开展的环境和条件。使学校的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最大化、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践行校本课程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热爱艺术的学生人数、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学生人数、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学生积极备战、认真参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近两年,我校初中生在参加各类竞赛中,有150余人次在区、市、国家级各类评比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学校努力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让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培养了一批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近三年来,学校乒乓球队共获得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10次冠军、市级比赛35次冠军,并于2014年代表北京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为北京市团体总成绩第三名的成绩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共有11名学生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7名学生获得银帆奖,20余名优秀特长生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微博)、北京邮电大学(微博)等高校。说到北京乃至全国中学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几乎没人不知道北京第六十六中学。 乒乓球特长生经常与北京高校、北京队乃至国家队的队员同场竞技,并经常与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荷兰、泰国等国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友好交流。2015年学校有幸承担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宣传片中文部分的录制工作,记录了我校高三年级乒乓球运动员杨天凯的学习生活场景。这些学生从初中一直到高中毕业都在我校学习,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习成绩与正常录取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秉承“不放弃任何一个”的原则,采取“从低点开始,小步走”的策略。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几乎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都能完成初中学业,直接进入学校继续高中学习。 高中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微博)、北京邮电大学(微博)、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等国家重点高校,2012年何群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2015年李嘉悦再次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3.以课堂研究为切入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鼓励教师努力更新教学观念,由“有效课堂研究”向“高效课堂研究”转变,由课堂上教师主导学生向教师引导学生转变;优化教学环境,由强制、封闭向民主、开放转变;优化教学过程,由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转变;优化教学方法,由灌输式向启发、讨论式转变;优化教学手段,由传统的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辅助教学转变,确保课程既定目标的实现。每学期组织各学科两年级进行教学督导活动,开设教师课堂,全校教师全程参与。听课、评课环节落实到位,布置、总结工作紧密衔接,受到教师和领导的高度重视,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也造就了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成为学校和全市的骨干教师。 在2013年北京市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学校5名教师获奖,其中王家发、史瑞春、刘傲飞获笔试一等奖,王家发、王红玲获教学示范二等奖。2014年4月,王家发在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华东赛区)中荣获初中组二等奖。仅2014-2015学年,学校初中教师承担市级研修课程和教研活动30余项,校级研修课程60项,40余篇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在市、区级评比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12篇在各类期刊发表和收录。 其中30篇被出版、收录于学校《科研简报》、《修炼集锦(七)》、《足迹1》、《德育实践成果集锦》。学校连续承担市、区级教研活动数十项,均产生了良好影响。学校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2013年,学校举办了以“开发特色课程 促进师生成长”为主题的西城区科研月专题活动,在《宣武教育》第189期专刊上作了介绍。2014年,学校承办了以“改进教学设计 落实课程标准”为主题的北京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现场研讨会,我校王家发、王立群老师分别负责两节研讨课的主讲。 2014年学校与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研讨会暨交流会,我校周艳老师荣获微课展示一等奖并代表北京参加华北五省评估并荣获一等奖;2015年在“国家基础教育化学课程实施成果”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周艳老师荣获特等奖。
“枣林寻觅六十载,杏坛育人万年。”61年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北京六十六中人在“奋进、刻苦学习、团结、服务大众”的校训指引下,历经风雨美国篮球联赛宣传片,把北京六十六中从一所普通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优质示范学校。未来,学校将进一步秉承传统,让校园更绿色、更人文、更和谐、更国际化,把学校打造成教师享受工作的天堂、学生学习成长的家园,努力培养更多“懂得做人、懂得求知、懂得创造、懂得健身、懂得欣赏美、懂得生活”的未来公民。
本文标签:美国篮球联赛宣传片